2009年1月17日 星期六

草莓一族


臺灣有一群年輕人被稱爲草莓族。

無論在超級市場,或水果攤,草莓多半是放進透明的塑膠盒裏出售,很少看到有果商把草莓堆在攤子上來賣。究其原因,不外是草莓不耐壓,如果放在那裏任人東摸摸,西捏捏,很快的,攤子上都流著草莓汁了,那還能賣?

草莓族的年輕人,也是不能承受壓力的一群。他們恐懼自己無法在離開學校後,排解社會上工作遇到的壓力;在人際關係上也缺乏調適的能力。因此,他們選擇各種方式如延畢或其他藉口,繼續留在比較純樸的校園裏,逃避進入競爭激烈的五花八門世界。另一些雖然畢業了,卻不去找工作,留在家裏讓父母繼續養。

歸根到底,草莓族的父母要負上大部分的責任。孩子小時,父母照顧的無微不至是理所當然的,但在成長的過程裏,父母把一切都安排得天衣無縫,除了讀書之外,其他的事,從不讓他們費心。父母也不常徵詢孩子的意見,認爲自己所做的都為孩子好。孩子有困難時,父母為之解決,不容他們操心。孩子有任何需要,父母盡量滿足。在这樣的家庭環境下長大的人,根本就沒為自己解決過問題,做過決定,或出過主意。他們的腦子裏,可以說完全找不到“分析和解決所面對問題的經歷”,因此,他們苦苦思索也無法從過去的經驗中(無論成功或失敗)找到解決的綫索。他們在遇到問題時,就像是一張白紙,一點一劃,得從頭開始。他們因此感到害怕,不敢面對困難重重,處處陷阱的社會。

我的一位朋友,在吉隆坡開業,太太住在別的城市。他經常兩地跑。有一次我問他,太太怎麽不到吉隆坡來陪他,朋友說這萬萬不行,她要照顧孩子。我的天啊!他的孩子都已經過30嵗了,而且是位醫生,還要媽媽照顧?我的另一位朋友,有三個孩子,也都成年在工作。偶而在一起聊天,孩子在答話時,都轉頭看看父母才開口。

很多父母,都認爲孩子永遠長不大,需要照顧,好像永遠不能放開手,一直要拉帶著。如果父母不從小就培養孩子獨立判斷、獨立行事和負責的觀念,他們就很可能成爲草莓族的一員。這樣的結果,相信都不是父母所願見到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