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3日 星期二

奶粉風波

近日最令人寢食不安的兩件大事是金融危機和毒奶粉的禍害。

三鹿奶粉因含三聚氰胺(melamine)導致中國數名嬰兒死亡,上萬名患腎結石接受醫治,相信這數字還會不斷攀升。其他品牌的中國國產奶粉及奶製品經檢驗也有些含三聚氰胺, 當局下令零售商把這些產品下架,由製造商回收。曾從中囯進口奶粉或奶製品的臺灣、香港和新加坡的食品檢驗機構忙得不亦樂乎,除加速檢驗還要追蹤有毒奶粉的流向。

臺灣從中國進口的奶粉多用在麵包糕餅上,很多都已經進了消費者的肚子裏。昨天又傳出一家出產三合一飲料的公司自動將產品送騐,結果也發現含三聚氰胺。三合一咖啡或茶所用的“奶精”可能是原兇。其如何受到污染,就不得而知了。

香港已有一起三嵗多小孩因服用達15個月含三聚氰胺的奶粉而患上腎結石 的病例。香港政府除了下令所有不合格的中國奶粉和製品下架外,也對在中國生産的外國品牌奶品檢驗。結果發現其中也有含三聚氰胺的不健康飲品。

新加坡的檢驗結果還發現一有名品牌在中國生産的草莓味盒裝奶含三聚氰胺,該公司馬上將在中國產的各種口味的盒裝奶全數下架回收,以示負責。另外,在中國生産的牛奶糖,以及利用中國進口原料製成的餅乾,巧克力也發現含有三聚氰胺。

馬來西亞的最新宣佈禁止進口所有的中國製奶品及含奶的其他製品。

紐西蘭的Fonterra 公司于2005 年底以NZ$1億5000万購得三鹿集團的43% 股權。該公司在今年八月份就知悉三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並要求中國夥伴回收產品不果。

根據美國FDA (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的安全參考值,三聚氰胺的每日最高攝入量,每公斤體重為0.63毫克。所以此次事件中,靠吃奶成長的幼兒小童受害最深。

也許有人要問,爲什麽奶品裏會有三聚氰胺?原來這是爲了奶裏所含的蛋白質達不到標準要求才添加的。中國的奶品公司所用的原料—生奶,有部分(或大部分)是外購的。有的來自大牧場,有的來自小牧場,不少甚至來自個體牧民。牛種會有所不同,飼養的方式也會不一樣。有的把乳牛當一般的牛來養。生乳的質量自然參差不齊才有此下策。

中國的食品安全紀錄實在不敢恭維。2004年在安徽有假奶粉(大頭症)事件。山東有含鉛的麵條事件。另有用頭髮經化學處理製成廉價醬油事件。2005 年的蘇丹紅色素的事件閙得很大。2006年又有假藥,學校食物中毒,及有毒香菇等事件發生。2007年則有假藥,供應到美國的狗食貓食原料中含三聚氰胺。今年上頭條的除了奶粉事件之外,還有供日本的有毒餃子。除了食品安全以外,我們也經常看到有關工業產品安全的問題(玩具),及層出不窮的礦難事件報道。

這類事件的發生,除了硬体設施不完備外, 其他均出自人的“無良”,和“無知”。追根到底是“貪婪”所致。負責官員(或人)的懲罰除了撤職外,很少有刑責的“查辦”。沒有“問責”也是食品安全出問題的另一原因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