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1日 星期一

經濟轉型計劃(ETP)

我是樂觀的人,但對於最近發布的經濟轉型計劃,再樂觀的我也只是“審慎樂觀”而已。我不是不相信我國最終會進入高收入之林,而是對達標的日期(2020年)表示相當懷疑,好像是一項不可能任務。

一位財經部落格主寫了一篇相當詳盡的報導分析, 讀者可以登入了解 (Financetwitter).

獨立超過半個世紀以來,我國從來就沒有像這個計劃藍圖那麼積極的,要在以後的十年裡達到這個目標,完成那個宏願,這個計劃藍圖把一切的努力和希望都放在以後的十年(2011--2020)。結果會像場接力賽,前面三位選手慢吞吞的跑,第四棒再賣力,也無法達成任務而勝出。我們辦得到嗎?我們的基礎夠紮實,可以讓我們在其上發揚光大,更上層樓?

有好幾個數據令人疑慮,也因為這疑慮才覺得計劃是不可能任務。

第一,每年要達到6%的經濟成長。在過去十年(2001--2010),我國的平均成長率為每年5%,主要的原動力來自外資,就在去年(2009),外來直接投資(FDI)掉落了80%,而自2005年以來,外來投資一直在下滑,說明我國在吸引外資的優勢和能力,已大不如前,無法賴於推動經濟成長,所以改由國內資金主導。一家財測公司早兩天才發表其報告,說大馬明年經濟成長5.5%,如果它算得準,第一年就不達標!首相納吉在昨天(十月十日)馬華黨大會上還一再強調每年成長6% 的重要性。

第二,過去十年,國內非政府機構投資總數為RM535 Billion。為了達成目標,私人界的投資必須在以後十年裡增加一倍以上,才有希望。以目前的低迷景氣和政治氛圍,可能性有多大,大家心知肚明。政府若不檢討其股權限制措施,會令投資者卻步。馬華總會長蔡細歷在馬華大會上呼籲政府檢討土著30%股權是正確的。

第三,計劃藍圖一旦實施,可以創造3百多萬個的高薪工作機會。就算真有那麼多的職位,那些學有專精的人從何而來?我們目前的人才外流十分嚴重,國內高等教育學府在國際評級中節節後退,是不爭的事實。如何扭轉頹勢,留住優秀人才才是當務之急。

首相署的Idris Jala 是從商界步入政壇,並負責策劃這份藍圖。以他過去在Shell和馬航的經驗,加上幕後的顧問團,起草一份計劃藍圖不過是紙上談兵,輕而易舉就辦到的事。很多人認為,這份藍圖只是畫餅,目的在爭取選票贏得即將到來的大選,藍圖要落實之後才能充飢,但如何落實才費煞周章!人力,財力,決心,少一不可行。

回顧過去馬哈迪當權期間,多項投資都沒有達到預期的效益,如建在登嘉樓的鋼鐵廠,和國產車計劃,都只能用“苟延殘喘”來形容。這些個案,都一定有十分完美的計劃書,天花亂墜,引人入勝,而結果呢,有目共睹,不必多說。如果政府依然如往昔,不招標,不評估後果,亂花納稅人的錢,2020年宏願,不過是一場夢,還可能是一場惡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