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9日 星期五

紅包與壓歲錢

一位從臺灣來的朋友告訴我說,在臺灣,新年期間給小輩的“紅包”稱之為壓歲錢,通常是吃過年夜飯之后就給,有些小孩還把壓歲錢放在枕頭下面睡覺,不是怕被偷了,而是與一個廣為流傳,跟新年和壓歲錢的傳說有關(見后)。朋友還說,孩子長大到社會工作后,父母及其他長輩也就不再給壓歲錢了。我們習慣上在年初一給紅包;孩子一日沒有結婚,過年拿紅包是天經地義,視為當然的事。

我有一位朋友,已經五十多歲了,三年前才討老婆。他就曾經對我說,他的姐姐每到過年,就嘮叨個不休,埋怨還要給他紅包。不知他是不是受不了這個刺激,毅然把“天窗”給拉上了。我看他的老姐還得謝謝這位弟媳婦,感謝她肯嫁給光棍了五十多年的老弟!

下面是我從維基(wiki)和網絡上找到的有關壓歲錢的傳說和典故。說真的,過了幾十個新年,有些跟年有關的事,知道得還不多呢,這年頭,開“機”有益,一點也沒錯!

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有一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夫妻俩不敢合眼。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吹灭了灯火,“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道道闪光,吓得 “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原来八枚铜钱是八仙变的,暗中来保护孩子的。因为“祟”与“岁”谐音,之后逐渐演变为“压岁钱”。到了明清,“以彩绳穿钱编为龙形,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所以一些地方把给孩子压岁钱叫“串钱”。到了近代则演变为红纸包一百文铜钱赐给晚辈,寓意“长命百岁”。对已成年的晚辈红纸包里则放一枚银元,寓意 “一本万利”。货币改为纸币后,长辈们喜欢到银行兑换票面号码相连的新钞票给孩子,祝愿孩子“连连高升”。

至于壓歲錢的來歷,下面是其中一說:

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又叫压胜钱,并不在市面上流通,而是铸成钱币形式的玩赏物,有避邪的功能。钱币正面一般铸有“万岁千秋”、“去殃除凶”等吉祥话和龙凤、龟蛇、双鱼等吉祥图案。

壓歲錢在過去和現今的意義,有相當明顯的差異,下面這段文字可供大家參考:

過去所謂壓歲錢是指門生故舊送給長輩及老師的禮金,且不限於春節前後才送。

南京大學民俗藝術研究室主任陳競在新華社引經據典地說明壓歲錢的由來。

他說,公元1804年的清代梁章鉅「歸田瑣記」卷6「朱文正師」中出現了「壓歲錢」的記載。但此時的「壓歲錢」與後來多送給孩童的不同,而是一種一年到頭都可贈送的饋儀,而且是贈予長輩的壓歲錢。

到清代光緒年間的1900年左右,壓歲錢的饋贈對象已有所改變,但還是以送老人為主,長輩送給晚輩的,自此也開始稱為壓歲錢。自20世紀30年代以後,壓歲錢才演變成專指送給兒童的新年禮金。

而這個時候的壓歲錢已有壓祟鎮邪、祈求太平且惜時挽歲的意義,兒童則以壓歲錢為遊戲娛樂之具。發壓歲錢展現了長輩親朋好友對晚輩的關心、喜愛,也為春節增添了不少喜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