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2日 星期三

立志,立業

我常到的一位馬來朋友的辦公室。他有一長方塊的座右銘,但不放在辦公桌上,而是放置在門框的上方。上面刻著兩行字:“We must aim for the sky. For if we fall, at least we have reached the cloud” 。 很瀟灑,也很有豪氣。他把這塊匾放在門框之上,是爲了激勵坐在外面大辦公室的屬下呢,還是另有意圖,我從來沒問過。不過他的生意做得還不錯,這匾的激勵功勞可能還不算小哦。

有一位小學老師,問班上的學生長大之後想做什麽。其中一位說他將來要加入世界一級方程式賽車隊。其他同學聼了都羡慕不已。老師就再問他是否想當賽車手,他一面搖頭,一面說,他想當那個把車頭頂起來的人(賽車進站加油、檢查或更換輪胎時,有人在車前將車頭頂起,方便運作)。小朋友們聼了沒什麽表示,倒是老師差一點忍俊不住。也許老師認爲,這個差事實在沒什麽挑戰。

小朋友們小時心目中的職向多從所看所聞而來,他們選擇當交通警察,巴士司機,我的一位親戚小時想當火車司機。他說那太出風頭了。只要想想交通警察有多威風,叫車子停下來它就得停下來,還可以訓那些不聽話的,或給他開張單或記個過什麽的,很能滿足小孩對在父母“淫威”下,唯命是從的那種無奈的發洩。

上了中學的小伙子就會比較同學之間的經濟差異,有點了解自己的父母在經濟上算不算有成就。這一點在他們選擇未來的職業有相當的影響力。如果父親是一位成功的工程師,兒子將來選讀工程的機率比較高。

當然,大多的父母都極度關心子女未來的出路,他們心裏早就盤算好子女要走的路子,要讀什麽科目。在某些國家(如臺灣),當醫生是十分賺錢的高尚行業。又受人尊敬。所以很多父母只希望子女成爲醫生,可以光宗耀祖,聯考(大學入學試)一考再考,就是要擠進那扇通往醫學院的窄門。這種觀念之下,臺灣有不少的“醫生世家”,好幾代都是醫生。但也有學子,學成之後,卻不當醫生,改投自己有興趣的工作(音樂作曲,文字工作等)。

美國的華爾街(Wall Street),是全球金融市場的中心,也是美國年輕人嚮往的金庫。連極富盛名的MIT 理工科學生都趨之若騖,不務正業,只看“錢”途。當然,這次的金融危機可能會改變一些人的觀念。像美國居第一把交椅的企業管理顧問公司麥肯錫(McKinsey) ,就羅致各式各樣的人才,除了財務,管理之外,還有物理,化學,生物等不同學科的精英在内。

所以,少年人立志歸立志,上大學念什麽還得通過父母者一関。畢業後就業可能又有另一番的選擇考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