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9日 星期日

”我不要阿里巴巴”

這句話是首相在馬華主催的“華人經濟大會”上發表演說中的一句,他說他不要阿里巴巴。我的一位朋友聽了,說這句話有如天籟,餘音繞樑,不絕於耳,還盛讚納吉“英明”,另一個朋友則稱之為“政治陰謀,其目的不外是討好華社,爭取選票”。

可惜的是首相並未言明如何處置那麼多的阿里巴巴,要送他們進牢房?還是要他們把“不義之財”繳交國庫?或者要他們每人出錢建學校,老人院,造橋修路,領養圖書館,動物園,公園,博物館等公益事業?

阿里巴巴由來已久,人們給他們起一個不雅名字“掮客”,後來經過粉飾包裝,成了今日的經紀,有人更上層樓,給了一個十分典雅的名字叫“仲介”。三者間的實質意義並無不同,都是為買賣雙方穿針引線,把生意做成,自己從中抽佣來維持生計。嚴格的說,今日到處都有的股票交易所,期貨市場,都算是仲介業務。可見其盛行。

馬來西亞式阿里巴巴的作業模式並未改弦易轍,和一般的仲介業務沒有兩樣。阿里從A那裡拿到了項目,交給巴巴去完成,自己從中取利,看來並無不妥。

如果阿里純粹是個仲介商,他大可不必懂如何建橋造路的實際工作.有人說,這好像與政府初衷不同,政府原希望阿里與巴巴“真誠”合作,從巴巴那裡學會如果經營管理施工,成為一個真正有能力的營造商人。結果幾乎全部阿里都變成“純仲介商”。這是政府的失職。首先是政府忽略了人性的弱點:好逸惡勞人之常情,不費氣力可以賺大錢,沒什麼要動手?第二個是政府發現情況不對,卻不檢討修正,讓錯誤不斷的延續下去,以致不可收拾,如果政府本身就不懂管理基本法則,它又怎能要求阿里做得合乎要求?另一個原因是多數巴巴都不願意將自己辛苦經營起來的事業讓人喧賓奪主。

在馬哈迪當政的二十多年中,“議價合約”,“朋黨分肥”把阿里巴巴模式推向巔峰,幾乎成為市場運作的“標準”。經過近四分之一個世紀的加速腐朽,要找一根正直樑柱不易,如此下去,這個國家的希望在哪裡?

“我不要阿里巴巴”,難做到?其實不難,只有公開競標,死結迎刃而解,阿里巴巴就會銷聲匿跡,不知所終。沒什麼不當機立斷的執行?是為了選票?還是不知如何安撫那些阿里及巴巴和其他受益者?或者另有苦衷?

人民 不會忘記,阿里巴巴的始作俑者是誰,人民也懂得“解鈴還需繫鈴人”的道理。首相閣下,是動手改革的時候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