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9日 星期六

國慶

image

過兩天,就是馬來西亞52周年國慶了。在此祝馬來西亞國運興隆,國泰民安。馬來西亞,生日快樂!

我國從英國殖民地獨立已有五十多年了。如果是一個人,步入五十多歲還算是中年人,經過歲月的磨練,他表現出來的舉止和談吐應該是充滿自信和內涵以及穩重和沉實的。一個國家呢?

一個人能活上一百歲,已是少有的高壽。一個國家的基業,如果沒有在戰爭中被吞并,或掌權者喪權辱國,理應千秋萬代。所以五十多年只不過是個開端而已。但對只有八九十歲或更短生命的人來說,五十多年已占去他一生歲月的大部分,所以是十分重要的。

回顧這五十多年來。人民的物質生活有沒有比較好,精神生活有沒有比較充實,相信大部分人都心知肚明。我收到一封電郵,里面提出了一些數據,可供參考:

 

1973

2008

1.3 公升日本車

RM7000

RM60000

雙層排屋

RM45000

RM300000

工程師月薪

RM1000

RM2000

從上列的三個項目資料,很輕易的就知道,這35年間,物價的漲勢遠較收入快,人們的生活水平又何能提高呢。2009年的金融風暴,給耐久財產如房產、汽車等帶來某些程度的沖擊,但日用品和食品的價格絲毫不受影響,不跌反漲,不漲的也偷工減料,像一碗蝦麵依舊賣RM3.8,從前的配料是中蝦,蛋和豬肉片,現在的配料卻改成同樣數量的小蝦,蛋和魚餅,這不是變相的加價嗎!當然,如果去問賣蝦麵的小販,他也有一肚子的苦水可吐!恐怕整個早上也說不完!

像馬來西亞這么一個資源豐富,土地肥沃的國家,經過52年的“努力”,還不能跨入發展國家之列,除了人為因素外,找不出有其他的藉口可以諉過。這鐵一般的事實,真令人嘆息不已。

陶淵明的歸去來辭里有“悟往者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詞句,來者是不是可追,就看我們的領導者,有沒有改革的魄力,有沒有服務廣大人民的熱忱;如果目的是追求官位,私利,在馬來西亞歷史的長河里,留下的只有一個虛名,沒有政績可言,這難道是從政者的決志嗎?!

2009年8月28日 星期五

保健--梳頭的好處

朋友電郵來的保健資訊,不防一試。其內容也許會有點言過其實,但經常梳頭一定會促進頭皮血液循環,百利而無一害。

每天梳頭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

為什麼古人總是說要天天梳頭?

因為梳頭實際上就是在梳經絡。

有人說梳頭多了,容易損傷毛囊,那咱們把指甲剪平了,用10個手指肚來梳,這樣怎麼梳都損傷不了毛囊,而且還很有力量。

您看頭的側面全是膽經,有20多個穴位,您都不用找,就這麼一梳,哪塊有點疼,就證明哪塊有阻塞,您就反覆地揉它,不知道那個穴叫什麼名字沒關係。因為您一梳頭,膽經上的20多個穴位就全部"一網打盡"了。

開始梳頭的時候,您會發現,長期頭痛或者膽囊不好、有乳腺增生這些膽經阻塞方面問題的人,頭上一定有相應的阻滯點。經絡是連著的,下面有堵的地方,它上面也堵。

所以您這麼一梳,就會發覺某處有疼的地方,用大拇指一點一揉,會發現裏面還有一些 結節、疙瘩的東西,這時,您一定要把這個東西揉開了。

每天梳頭多長時間為好呢? 堅持每天300次就非常好了。

有人說我有的是時間,梳3000次怎麼樣?

那當然更好。

頭不怕多梳,您就記住,梳頭好處大了。

頭為諸陽之會,所有的氣血都是奔著頭上來的,頭就怕堵住了,一堵住什麼心血管疾病、腦梗塞之類的問題就全來了。

您把頭一梳,頭部一清爽,這些問題就全解決了。

所以梳頭是能消百病的妙法。

有人說:"我不敢梳頭,因為頭髮本來就少,還老掉"。

我說:"越是這樣的人,越得多梳。

為什麼?

您別怕掉頭髮,因為,凡是用手指肚一梳就掉的頭髮,它根本就是在頭上面浮擱著呢!您不動它,睡覺起來後也是一床,您不如乾脆先給它弄下來就完了,剩下的頭髮就個個都是精英了。

這就跟種花似的,您得把那些枯葉剪下去,別讓它也跟著一塊吸收營養,最後剩下的那些才是茁壯的。"

還有的人說:"我也不敢梳頭,我一梳頭就白花花的跟下雪似的,全是頭皮屑,沒法梳。"他覺得越梳頭皮屑越多。

其實,如果能堅持每天梳頭至少300次,連著梳1周,您再梳的時候就會發現已經沒什麼"雪花"了,而且梳完以後會看到滿手都是油污汙的。

這說明您把堵塞在毛孔上的這些黑油(中醫講的濕氣、痰濁)給梳出來了,這樣當然就不長頭皮屑了。
梳頭不但可以治療脫髮,還能治療白髮和頭髮無光澤。

當頭髮濃密起來後,就證明您的氣血越來越足,肝腎的功能提高了。

另外,有的時候我們想補補肝、補補腎,但往往直接補不到,效力達不到這個地方,怎麼辦呢?

"諸病於內,必形於外",人體的裏面和外面是有通路的。

誰是它的通路?

頭部就是它的通路。 您經常梳梳頭,就跟肝腎通上了。

人不可能頭髮很濃密而肝腎卻很弱,這是絕不可能的。

頭髮濃密了,肝腎的功能也就提高了,這是一體的兩面,只要提高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提高了。

梳頭時,除了頭兩側,正面也要全梳。

頭的正面是膀胱經,是專門抵禦風寒的。

有的人經常容易感冒,就是風寒老進來的原因。

您把膀胱經多梳梳,就不容易患感冒了。

還有的人總覺得頭暈,腦供血不足,什麼原因?

是督脈堵塞住了。督脈這條中間線,下至尾骨,與腎經相通,上行巔頂百會穴,如果時時保持通暢的話,不但您不會得老年癡呆,而且會越梳越精神。

所以梳頭應該把頭部全梳一遍,每天梳得越多越好。
別小看梳頭這個動作,靠它就能打通人體的很多經絡,
是屬於給身體打地基的。 當打通經絡後,再集中看看哪個穴位有問題,特意去揉一揉,

這就是為身體添磚加瓦了。

blogger Tags:

2009年8月26日 星期三

目標管理

首相納吉早前宣布,政府要在各個部門實行目標管理制度,除了可以改善公務員的服務素質外,也可以監督各項計劃的落實和進程,免得延誤或超支.身為國民,當然樂觀其成,舉雙手支持。

他提出六個“關鍵成效領域” (KRA-Key Result Areas),即打擊犯罪,嚴肅貪污,提升公共交通,提供更多優質卻低廉的教育機會,整修及提升鄉村基本設施和改善低收入戶的生活條件,作為政府施政的終極目標,以達成兩方面的重要使命,一個是完成人民寄予政府的厚望,二是塑造一個革新的先進國家。

為了達成任務,他也提出“關鍵績效指數” (KRI-Key Performance Indices)來監察上列施政的進程和績效。他認為,要改革成功,無論是要跨入發展國家、高收入國或智慧型創意社會行列,最有效的途徑是通過採績效為基準的領導層來執行任務,才能完成使命。

上列的目標和措施,無疑是總理納吉上臺后的一服回天重藥,試圖挽回去年308大選失掉的民心,但這一招如果只是為了贏回選票的一個口號,而沒有認真落實,或虎頭蛇尾,其后果將是不堪設想的,甚至會導致國陣政府在下屆大選失去更多的選票而鞠躬下臺,拱手將政權讓出。

要想達成任務,也并非易事,納吉必須有一個有前瞻理念,有心改革,沒有私念的班底,和一大批有相同理念的各部門官員來執行,監督,檢討才有希望。在目前的止,看不出政府機構里能羅致一批為國為民,大公無私的大員擔當重任。沒有這樣班底,納吉想要成事,談何容易。

筆者認為,另一個重要的環節是功過必須有人承擔責任,賞罰不公和只賞不罰同樣的引起民怨,使人民失信心。幾十年來,筆者好像還沒有看到有高官為屬下或其個人的失職丟官下臺。完全沒有像日本,韓國,臺灣的行政官員那種肯負責的精神。當然,東北亞國家的國情和政府體制與我國不同,不可同日而語。那就學學英國吧,這個為我們建立一套以英國為藍本的文官制度的國家,也有不少“肯負責”先例可供參考!

2009年8月22日 星期六

電郵種種

每天收到不少通電郵。有的傳達重要信息,有的是訂閱的各類新聞,也有朋友轉來的保健、旅遊、名勝古跡和各式各樣的圖片、短片及pps幻燈片,可以說是琳瑯滿目,花樣層出不窮。

我注意到一點,大部分轉來的電郵都有附件,一部分電郵轉了很多次才到我這里。一大串的電郵地址,都不是我認得的人。如果是有心人,就可以一網打盡這些郵址,發垃圾郵件或用為商業用途,那是輕而易舉的事。

相信大家都為了迫不及待將自己看到美好的事物或信息和朋友分享,才不加考慮就盡快將郵件轉送出去。

個人通常的做法是把受電郵上密密麻麻的受件人電郵址刪除,才把電郵轉送。這樣做可以令有心人無機可乘,也為把資訊傳達給我們的眾多朋友郵址保密。

另一種可用的辦法是": 發件人可用bcc (blind carbon copy)寄給所有的收件人,收到郵件的人在電郵上只看到自己的郵址,其他收件人的郵址則不列其中。但若是轉寄電郵,第一個方法還是比較好和安全。

或許有人說那是過慮,其實不然,網絡上有人千方百計的搜集各式資訊,也有網絡公司出售會員的資料,包含郵址在內,這都是確實發生的事,我們不可不防。

2009年8月20日 星期四

免填“種族”的意義

政府考慮在使用的各類官方表格中,不再要求填報“種族” 或“族群”這一欄,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和討論。很多人譽之為政府走向開明,邁出第一大步的壯舉,也為落實首相所提出合一馬來西亞(1Malaysia)概念奠下基石。

很多先進、開放的國家,早就已經明令,無論是公家機關或民間,都不能以種族,性別,膚色,宗教,甚至年齡作為各類申請取決的條件,認為這類條件是侵犯人權,歧視某些族群及群體的不當做法。

這遲來的“好”消息,其實質意義是什么?這個新措施,真的能融合日益失調的族群關系?

有人提出這么一道問題來解答:“有誰分不清Ah Beng 和 Ahmad 是那一族群的人?”這個問題的答案清楚告訴我們,只要那一份表格上有名有姓,填不填族群,一點關系都沒有。既然如此,又何能融合族群關系呢?

有人甚至不解,既然沒有實質意義,為什么提出來。政治舞臺就像武俠片打斗場面一樣,常有“虛招”出現。虛晃一招,讓人“錯亂”一陣,或轉移眾人視線,就算達到目標。厲害!

2009年8月19日 星期三

興趣的培養

有一對夫婦朋友,結婚還不到3年,太太愛聽古典音樂,也會到音樂廳去聽一場演出。當然,先生亦盛裝陪同出席。但這位男士不愛古典,有時會在音樂廳里打個瞌睡,太太雖然不以為意,他自己卻覺得十分失禮。

他有一次問我,愛聽古典音樂是與生俱來的藝術天賦,還是可以在后天培養出來的愛好。我從來沒有想過這樣的問題,所以一下子也答不上話來。

個人在音樂方面是多元化略偏好古典,對流行音樂,特別是60,70年代的所謂老歌喜歡極了,貓王(Elvis),湯姆瓊斯(Tom Jones),披頭四(Beatles)等的成名作,我都收錄在CD里。我甚至連某些粵曲,也很愛聽,可能是小時在家里,麗的呼聲(Rediffusion)從早到晚以高分貝不停的播,聽多了也就能哼兩句,愛屋及烏,粵語片和連續劇的主題曲也是成了我的喜愛。不過,年紀越大,對古典音樂的愛好加深,粵曲聽得很少,懷舊時亦會以老歌消磨時間。

以我上述的經驗,要回答朋友所提的問題,變得複雜些。很明顯的, 家庭背景不太可能培養我對古典音樂的愛好,卻對我愛聽粵曲,以及當時的英文流行歌曲,有一定的推波助瀾作用。或許在較後的成長過程中,接觸了古典音樂而慢慢的喜歡上,反超先前的喜好。

因此,我認為興趣還是可以培養的。大多數人因為一開始沒有做好,或別人說他做不好,失去信心和興趣,就不願再嘗試,再而敬而遠之,完全沒有“培養” 的機會。有不少人,在他們退休之后,重新發掘對過去沒有興趣事物的喜好,成為他們晚年生活重心,陪著他們走人生最后一程。

2009年8月17日 星期一

延攬人才

好幾天沒有見到一位鄰居了,而他家的兩部車子在這幾天也沒有移動過,想是外出公干或旅行去了。早兩天,在停車場碰到了他,才知道他們一家到國外看已經學成而且實習完畢的孩子,順便把這位準醫生接回來。我起初以為孩子回來度假,原來是應聘到新加坡工作。

很多人都知道,新加坡在延攬人才方面不遺余力,有人說,新加坡駐外使館的任務之一就是在各國招攬人才,特別是從亞洲到那里留學的學生。我們在本地的報章,也經常看到亞細安獎學金的廣告,小六畢業成績優良的學生就可以申請獎學金到新加坡深造。可見該國是有計劃的、按步就班的吸納亞細安國家的精英到新加坡去,培養他們。相信這些受惠者,多半會選擇留在新加坡工作,為該國努力奉獻。

我有一位親戚的孩子,小學畢業后就拿亞細安獎學金到新加坡去,過了幾年,因成績不理想,就回來了。另一位朋友的女兒,中三畢業就拿同樣的獎學金去,現在快大學畢業了,至于她會不會學成回馬,連她的父母都說不準。

新加坡資政李光耀先生在今年新加坡國慶前的一次談話中說,人才是新加坡未來發展的重要一環。從中國,印度及其他國家來的移民,其下一代也有非常良好的表現。李資政不敢奢望,這些一流的移民后代會全數留在新加坡,因為美國、歐洲的領先地位會吸引他們到那里去;他補充說,我們能留住二流的人才也很不錯了。新加坡之用心良苦,可見一斑。

反觀大馬,國家好像沒有刻意去留住人才。我們也有吸納在外國服務的人才歸國服務的計劃,但成效不彰。國家未來的發展,要靠誰呢?執國家發展大計的政治人物,得好好思量啊!

2009年8月16日 星期日

颱風災害

上星期(8號)莫拉克颱風襲臺灣,造成嚴重的破壞和傷亡,是颱風來前始料不及的。臺灣的氣象預報最初認為那是個輕度颱風,其預測的颱風路徑是正確的,但對雨量的估計卻差之千里。美國CNN則多次在其新聞氣象報導中指出,莫拉克是一個強烈颱風。據說CNN氣象資料原自美國國防部,由海陸空三方面收集資料整理,其精準度很高。據了解,莫拉克在兩天所下的雨量,比整年的累計雨量還多,造成山洪暴發,土石流沖刷而下,所向披靡。

到現在為止,已經死了一百多人,有近500人下落不明,好幾個村落被土石流夷為平地,只一個甲仙鄉小林村就可能有幾百人被活埋。洪水剛退,一切救難工作還在積極進行。外國的援助物資也陸續到達。

臺灣政府在這次的雨災事件中,被各方批評得體無完膚,救災慢半拍是也。馬英九總統更被轟得一頭包。網上有人列出他在處理這次颱風災害失職之處,主要的就是沒有擔當,把責任歸咎給氣象局,和災區的人民;更莫名其妙的,是臺灣外交部還發電給駐外官員,叫他們謝絕各國救援的好意,這和很多年前的中國唐山大地震,中國政府拒絕外援不遑多讓,國民黨和共產黨真的是難兄難弟啊!不過,中國在去年的四川地震事件卻一改過去的死要面子老套,接受外援協力救災。

2009年8月12日 星期三

博君一笑

Picture1

這是我的老友張君電郵來的一個pps檔中的一張。很有意思。整個pps檔都是不同國家的特有趣味照片。我姑且稱之為國家風情照片檔。

照片中的袋鼠嘴巴帶上口罩,腳上也帶上腳鐐,不知衛道的愛護動物者有沒有提出嚴正抗議。唯一的正面效果是環保:棄塑膠袋不用!

blogger Tags:

2009年8月10日 星期一

自救

上星期,我們到PJ去探望一位老朋友,他住的地方離Atria購物中心及周邊零售商店相當近,居住的環境很不錯,鬧中帶靜,購物方便。這一小區只有一條較大的路,卻有兩個路口,都正對著購物中心的側面,區里還有一個不大的草場,雙層排屋就建在這條路的兩側,以及草場的四周,是個自成一格的小社區。

因為很久沒有去,才發現這里變了不少。這兩個握小區交通樞紐的路口,有一個用鐵欄截住,完全不讓進出,不到100公尺以外的另一個路口則設置了一個有柵欄的警衛亭,僱了警衛看守。我們還得通報住戶姓名,才允許進入。

朋友告訴我們,住戶大費周章的原因有二:離商場近,很多上班人士都把車子停到社區里來,車子橫七豎八的一停就是九、十個小時,反而是住戶下班回來,要進自己家門都得小心翼翼,才駛得進去。第二個原因是治安問題。經濟趨緩,宵小增多,不得不出此下策,破財自救。

有時真搞不清一個納稅的公民,能享的權益到底有多少?一年里有好幾個月,我們得呼吸有焦煙味的空氣,家家戶戶的水錶邊都裝上過濾器才敢喝用,公共交通一團糟,犯罪案件有增無減。。。。

2009年8月7日 星期五

人類十大謎樣行為

臺灣Yahoo有這么一篇報道,人類有十大謎樣的行為,到今日還沒有定論。各位看看下面的解釋合不合理,或您另有高見。

人類十大謎樣行為是:

●臉紅:達爾文努力解釋為何演化讓我們說謊時會臉紅;當我們臉紅時,他人會有所警覺。然而,有些人認為,臉紅可能有助於化解對立,或藉由洩漏弱點而增進親密。

●笑:當我們笑時,提振情緒的腦內啡會釋放出來,這顯然是笑的原因,然而令人不解的是,一項長達十年的研究發現,平庸的言詞竟比笑話更具「笑果」。

●接吻:其原因不可能是遺傳性的,因為接吻並非遍行於所有人類社會,有理論指出,接吻與哺乳以及古人為讓孩子斷奶,而以嘴餵食的記憶有關,這強化了分享唾液與歡愉的關聯。

●作夢:佛洛伊德認為夢境表達我們潛意識慾望的理論,已不被採信,作夢被認為有助於幫助我們處理情緒,然而為何我們會夢到怪異景象,則未能妥當解釋。

●迷信:該慣常行為沒有進化上合理解釋,有科學家認為,人腦的設計是用來發現模式並推論因果,因此給了不理性信仰的空間。

●挖鼻孔:惡心、普遍的習慣,但為何四分之一的未成年人喜歡挖鼻孔?而且平均每天挖四次?有人說這有助於提升免疫系統。

●青春期:沒有其他動物會經歷叛逆、難以預測的青少年期。有人認為這段期間有助於在成年期前大腦的重整,或者讓人開始承擔責任前,進行行為的實驗。

●利他行為:從進化角度看來,不求回報的給予是怪異的行為,有人認為利他或許純粹出於給予的快樂,或有助於群體的凝聚。

●藝術:人類在繪畫、舞蹈、音樂與雕塑的表現或許等同於孔雀開屏,展現自己的求偶能力。但也可能是傳播知識與分享經驗的方式。

●體毛:身體長出纖細毛髮,粗硬毛髮則分布於生殖器官的模式與其他靈長類動物相反,有人推測,陰毛粗硬的原因可能與散播氣味、提供溫暖甚至免於擦傷有關。

住共管公寓的困擾

我的一位朋友,一向都喜歡住共管公寓,他說公寓入口有警衛看守,可以監視查看進出的人和車,比較安全。公寓有公用游泳池,健身房,球場等運動設施,可說五臟俱全,應有盡有。每戶也都配有停車位,方便得很。

他一住就快二十年了,原來嶄新的公寓變老舊了。這幾天,他很是懊惱,原來他住的公寓單位,浴室的“寓”頂下“雨”,正好在洗臉盆的上方,每次走近洗臉臺,他都如臨大敵的處在戒備狀態,以防被不知是什么水滴到。

一發生問題,他馬上找公寓管理員解決,問題出在上一層的排水口和排水管銜接空間過大,洗地或大量倒水時,部分的水從排水管邊緣外流出,直接滲入地層面往下方滴出。較久的公寓建筑沒有在浴室地面加一道防水工序,是造成這類問題層出不窮。有時遇到上層的鄰居不合作,不讓修理技工進入,就更難處理了。

我另外一位朋友,也遇到同樣的問題,他的公寓出租給人,房客天天找他麻煩,而上層的住戶不理不睬,就是不讓人踏進家門一步。我這位朋友最后使出殺手锏,說如果上層住戶不修,他會一不做二不休,把排水管塞住,不讓水排下,來個兩敗俱傷。他這招一出,馬上見效,樓上住戶愿意修,而且還出錢呢。有人就是吃硬不吃軟!

雖然遇到這件惱人的事,前述的那位朋友還是要住公寓。他說,住了十幾二十年,才遇到一件不如意事,算不了什么。

2009年8月5日 星期三

保健---健走的好處

人的老化,由雙腿開始,鍛練雙腿可以預防衰老、促進健康、輕鬆減重。


健走,比散步有效,比慢跑安全,現正風行很多國家,成為健身新風潮。


最平凡的作為,常常有最不凡的效果。健走可以增加人體的心肺功能,解除緊張、控制體重等,最重要的是,健走讓人感覺很好。健走可增進身體所有部位的健康比慢跑安全,比散步有效。


《走路!不要跑步》(Walk,Don't Run )一書的作者史塔曼博士說:「健走是一項完美的運動。」健走要求走路跨大步、速度敏捷、雙臂擺動、抬頭挺胸,比慢跑安全,也比散步有效。對於很少運動或 30歲以上的人,貿然跑步,膝關節、肌腱等,很容易受傷。所以,德國體育運動學專家克勞思.柏斯說,健走比慢跑安全,比散步有效,使人健康並保持健康。健步走喚醒全身活力。

【健走的特質】


健走除了要達到至少每週3次、每次30分鐘以上的標準外,它比平常走路、散步或逛街,還多些運動的特質:步伐要跨大,跨步後腳跟先著地,再有意識地順序讓腳底、腳趾著地,接著再以腳趾用力蹬離地面。膝蓋最好微彎。


一定要抬頭挺胸。雙臂要主動運動。擺動雙臂使下臂呈約90度,有節奏地擺到胯後,向上則擺到與肩同高。
速度要求舒適而敏捷。運動醫學界認為無論男女,(220-年齡)(75~80)%=個人每分鐘最佳的訓練脈搏率,例如 30歲的人脈搏應在143~150次/分之間,個人可依體重或健康狀況再行調整,慢性病患以減至50%為宜。


【健走可增進身體所有部位的健康】


或許還是有人會想「健走,算什麼運動?」。然而,走路在幾千年前就被醫學之父希波克拉提斯稱為「人類最好的醫藥」,並非毫無根據,已有許多研究證實,有規律的健走計劃,可增進身體所有部位的健康:
頭腦促使腦部釋放腦內啡(endophin),提升精神,使心情愉悅。


肺部增加最大通氣量、增強橫膈肌肉強度、緩和慢性肺氣腫和支氣管炎的症狀、減低對抽菸的渴望。
背部健走時椎間盤承受壓力與站立時差不多,比較不會受傷,同時還能加強背肌以鞏固脊柱。骨骼骨骼也需要運動,健走相當於對骨骼施予重量訓練,能讓身體多吸收鈣質,對抗骨質疏鬆。膝蓋和腳健走時關節部位承受壓力不大,又有強化肌肉的功效,當然有所助益。中度病患如果經常從事溫和的運動,比不運動的患者,少受疼痛煎熬。心臟走路降低血壓,減低阻塞動脈的脂肪量,降低休息時的脈搏數,促使心臟側枝血管更發達。腸胃幫助胃腸蠕動,減低食慾。故美國總統艾森豪的心臟外科主治醫生保羅說:鍛鍊雙腿肌肉是預防體力衰退的最佳方法,健走就是最理想、效果最大的運動。健走時,配合緩而深的呼吸、雙臂擺動、大跨步快速前進等,更可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健走的好處可以歸納為塑身與健康兩方面。


【走出好身材】


肥胖是百病之源。即使輕鬆地走,也能消耗平常10倍以上的脂肪。為了消除體內多餘的脂肪,在自然呼吸的情況下步行,讓心跳維持再最高心跳數的 50~60%之間,就能提升有氧運動的效能。健 走 有 效 消 耗 身 體 熱 量。


項 目 ; 蹣跚走;散步走;自然走;健步走;全力走
時速(km/hr);  3.0;3.6;4.5;5.4;7.2
消耗300卡所需時間(min);110 ;100;90 ;70 ;38
每分鐘消耗熱量(卡) ; 2.7 ;3.0;3.3;4.2;7.9


多走路,多用雙腳,腦力、體力都會更好。身體下半身包括背、腰、臀、大腿、小腿等肌群,都與大腦、脊髓、神經互通訊息,且與腦幹有密切相關。


健走這「藥方」,如果每天服用,可以減少20%罹患乳癌、 30%得心臟病、50%罹患糖尿病的機會,而且幫助你活得健康、活得長壽。


【遠離乳癌威脅】:

據美國和《護理健康研究》(Nurse's Health Study)一項長達20年的統計研究指出,一週運動7小時上,可以降低20%的乳癌罹患率,而最理想的運動就是健走


【預防心臟病】:

據《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報導,一週健走3小時以上,可降低 35~40%罹患心臟病的風險;美國醫學學會也肯定,每天健走30分鐘,可維持心肺功能的健康狀況。即使沒法每天空出一段時間健走,利用短時間走路累積也可有一定成效。


【走離老年痴呆】:

一邊健走一邊配合呼吸,可以獲得全身血液活絡與腦循環順暢的雙重效果,腦血管重返強韌,自然就能預防健忘與痴呆。


【健走能降血壓】:

步行可以減少荷爾蒙分泌(因荷爾蒙促使血壓上升),因而減少血壓上升的機會;其二是步行會增加牛膽酸的分泌,而牛膽酸具有降低血壓的作用。為了安全起見,高血壓患者應先跟醫師溝通了解身體所能負荷的狀況,從散步開始,逐步進展到健走,但每次還是要持續 30分鐘以上。


【預防動脈硬化】:

血液中膽固醇量過多,會逐漸滲入血管壁,動脈因此變硬變脆變狹窄,容易誘發心肌梗塞、腦梗塞等病變。持續20 分鐘以上的健走,有助分解燃燒體內中性脂肪,增加HDL的量。


【預防治療糖尿病】:

美國《護理健康研究》刊載,一天輕快健走1小時,對第二型糖尿病,有50%的預防效果。糖尿病患者特別要注意配速,同時最好隨身攜帶點心,補充能量防止低血糖。


【健走避免脂肪肝】:

研究人員發現,常走路的人血液循環較好,血可以流到聚集在肝臟的眾多微血管末端,肝的代謝功能就好
【走出好骨質】:預防骨質疏鬆症其實不難,除了多攝取含鈣食物外,運動不可減,健走更理想。需持續的走,朝每天一萬步的目標邁進。


【改善腰、肩、頭部疼痛】:

如果駝背或姿勢不良,僧帽肌的負擔過重,肩膀就容易僵硬痠痛。最有效治療的方式就是健走,因為健走必須抬頭挺胸、雙臂大幅擺動、大跨步前進,自然拉直背肌與僧帽肌。


【消除壓力,幫助睡眠、紓解憂鬱】:

多用雙腳,能改善體內自律神經的操控狀態,讓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切換更靈活,有助於消除壓力,更容易入眠。


除此之外,這項運動的附加價值:增進自尊、自信與樂觀。不過,有心臟病、氣喘或是心肺功能不佳的患者,健走時必須特別注意身體狀況,一感到不舒服就要停止,膝關節較弱容易痠痛的人,也不宜快走,不妨調整運動量,慢慢走、走久些,也是理想 .

2009年8月3日 星期一

吳作棟的談話

新加坡前總理吳作棟資政日前在一項新加坡國慶晚宴上講話時, 提到新加坡將面對的十項挑戰。其中以人口增長所帶來在交通、住房、人員培訓、人口老化、生育及移民課題占了大部分。他還提到一個很有趣但卻十分真實的問題,那就是宗教可能會分化人民凝聚力。

新加坡聯合早報八月三日有這么一段的報道:“展望未来,下一代必须提防社会出现被宗教划分的现象。随着笃信宗教的国人与日俱增,不管是基督教徒、回教徒、佛教徒还是印度教徒,信仰同一宗教的信众可能会无意间形成宗教社群。信众喜欢群聚的原因不难理解,但是这一发展的消极影响是人们将减少同其他宗教的信徒来往,如果我们不有意识地促进各族群之的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加坡将成为一个受宗教划分的社会,形成潜在的宗教誤解與沖突”.

吳資政的憂心不是沒有道理的。如同物以類聚,有相同興趣的人會聚在一起,才會有作家協會、攝影人協會一類的社團彼此觀摩共進;有共同利益的人也會聚在一起,成立工會一類的組織來保障自身的利益。有共同政治理念的人則組織政黨,有相同宗教信仰的人也不會例外,聚集一道共同敬拜。由于宗教派系不少,如果彼此間缺乏包容和尊重,吳資政所擔心的宗教誤解與沖突是十分可能發生的。重要的是政府必須公平的對待不同的教派,而且堅決迅速制止宗教極端分子挑起事端,以免破壞和諧。各宗教團體及其領袖也盡其所能,對屬下的會員嚴加約束,負起其社會責任。畢竟,大多數的宗教信仰者都是理性的,愛好和平的人民。

大多數的國家,宗教信仰自由是人民的基本權益,不容侵犯。如果一個國家以限制人民信仰自由來避免誤解和沖突,其后果將適得其反。因為教派間的猜疑依然存在,加上對政府強加限制的反感,使整個事態更復雜化,完全無助于問題的解決。 難道一個國家或政府,就沒有超越宗教的崇高建國或發展目標來維繫其國民的凝聚力嗎?